最新全国茶楼app_风楼阁信息2024免费_风楼阁信息2024免费

今天是:
教工 学生 家长
ENGLISH
您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校园生活 >> 正文

学习非遗,爱上非遗——知行工作室带领同学们体验 面塑技艺?

发布时间:2023-05-10     点击:[]

广西建院510日讯市政与交通学院 /杨铄 /梁迪面塑,俗称“捏面人”(面花),是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,源于山西,初为食用,后逐渐发展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。5月9日晚,知行工作室杨铄老师在《爱上非遗》公共任选课上,带领同学们体验非遗技艺,感受具有千年历史底蕴的面塑魅力。

课堂上,杨铄老师通过亲身经历,分享着自己与面塑的渊源,用显而易懂的文字及视频向同学们介绍面塑的起源和发展,对山东的李派、北京的汤派、上海的赵派等面塑的三大流派进行分析及特征解读,让同学们对面塑有了初步了解。

“只为谋生故,含泪走四方”,是以前“面塑人”的真实写照,挑担提盒、走乡串镇,做于街头,深受群众喜爱,也得以逐步流传至今杨铄老师告诉同学们:如今,面塑艺术已不再是被视为不能登上大雅之堂的小玩意儿,而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,“小玩意儿”也走入了艺术殿堂。

在课程的实践环节中,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,发挥想象力,做出了形状各异的玩偶及卡通人物,通过捏、搓、揉、掀,再用工具刀点、切、刻、划,塑成身、手、头、面,镶上装饰,一小节课时间,一个个惟妙惟肖、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便诞生于同学们的指尖之上。

在课程尾声,陈同学高兴地向大家分享有关面塑的非遗课程,让自己了解到了这份独特的“非遗之美”,在他看来,这既是对技艺之美、匠心之美的再认识,也是对传统之美、生活之美的再感知,是感悟中华文脉、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。

据悉,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。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,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,也是研究历史、考古、民俗、雕塑、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。

审核:党委宣传部 龚 

编辑:党委宣传部 韦植巍


杨铄老师讲解理论知识

杨铄老师讲解理论知识


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制作面塑作品

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制作面塑作品


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

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


尊敬的来信人,您好!

感谢您对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建设的关心与支持,为使您的来信能得到及时办理和明确答复,请您按以下要求来信:

1.请您在来信中注明真实姓名、联系方式等,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,信访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。

2.请您遵循“一事一信”原则,简明扼要、实事求是地阐述事件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简要经过、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诉求。

3.请您客观真实反映情况和问题,对所反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,不得捏造歪曲事实,不得诬告、陷害他人。

4.校长信箱:gxjzyxzxx@163.com。


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

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